本文以一个粘滞阻尼墙模型为例,介绍在Paco软件中对减震结构进行分析及设计的步骤。
1、模型介绍

三维模型图及阻尼器平面布置图

速度型阻尼器参数
注:连接单元局部坐标系可通过程序界面右下角工具箱-->显示设定进行查看,下图为Y向阻尼器的局部坐标系。

2、非线性反应谱

点击“自动生成工况”,程序可自动生成0度、90度两个非线性反应谱工况。

振型结果

位移结果
导出“有效刚度/阻尼”如下图,勾选“工况包络”,点击应用,可显示出连接单元的有效刚度/阻尼的具体数值;
点击“保存当前有效刚度/阻尼”,会有保存成功的提示。
如果对模型进行过修改,需要重新进行反应谱分析并保存有效刚度/阻尼。

3、预处理
“预处理-->非线性参数"中选择有效刚度/有效阻尼的计算方法,程序提供按用户输入、非线性反应谱及弹塑性时程三种算法,本文以非线性反应谱法为例;
可在非线性参数中勾选“自动识别减震子结构/支墩并将材料本构设为弹性”;

预处理完成之后,可查看质量、位移、最高阶周期等,详见http://www.biad-paco.com/index.php?m=content&c=index&a=show&catid=14&id=102
4、动力时程分析
选择地震波,程序会将自动迭代出的有效刚度/阻尼用于选波,关于选波的具体操作可详见http://www.biad-paco.com/index.php?m=content&c=index&a=show&catid=14&id=105
5、配筋设计
通常需要重点关注一下“子结构或者支墩”的配筋,可通过右下角工具箱-->按属性激活,选择材料本构为弹性,程序自动识别的子结构/支墩即材料本构为弹性的构件将高亮为蓝色显示,在配合工具箱“仅显示选择集”功能,方便结果的查看,也可以根据需要,选择仅显示部分构件的配筋。


程序也给出了构件的详细计算书,可通过拾取相应的构件查看详细的结果。